![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](../upload/202410/1729558220970490.jpg)
校长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胡志斌教授讲话
亲爱的同学们,各位老师,家长朋友们:
大家上午好!
今天,我们线上线下相聚,共同见证2022届毕业生求学功成的美好时刻。首先,我代表学校,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314名本科生、1358名硕士生、241名博士生和45名留学生,表示热烈的祝贺!向悉心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关心支持你们的亲友,致以衷心的感谢!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,“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,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”。这几年,你们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道路上踔厉奋发。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,赋予了你们底气更足、骨气更硬、志气更高的大国自信。这几年,你们一同见证了学校蓄力奋进,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争先进位。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+学科,学校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,到成功跻身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行列,并且连续三年蝉联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,一个朝气蓬勃的南医,赋予了你们同台竞技的“硬核”名片。这几年,学校也见证了你们在青春赛道上笃行不怠,你们中间有1032名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6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、学科竞赛、体育艺术比赛的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,有的同学为学弟学妹总结出了23万字的学习资料和经验,有的同学包揽十余种奖项、以多篇学术论文发表递交毕业答卷。这几年,你们用坚毅、奋进为青春岁月写下了最美的注脚;你们用执着、热爱在逐梦第一个百年的奋斗征程上,留下了“强国有我”的铿锵誓言;你们用专业、担当在护国安民的大道上,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职业生涯开篇。
![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](../upload/202410/1729558357573090.jpg)
胡志斌校长为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
同学们,相逢又告别,归帆又离岸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:“越是往前走、向上攀,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,提振信心、增添力量。”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登上社会的大舞台,由衷地希望大家,不要被“躺平”淹没了独立思想、不要让“佛系”冷藏了青春的激情,始终做到“不困于心,不负于信,不止于行”,用扎实的功底,让青春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!
不困于心,不惧于难。近期,学校官微报道了几位南医学子的事迹。有的作为保障医生,随“雪龙”号穿梭在南北两极;有的携笔从戎,在军营场上书写铁马冰河的人生;有的赴西部支医、支教,为当地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离开校园,大家的选择异彩纷呈。无论选择哪条道路,大家都不要向当前的困难、困境屈服。“志不求易者成、事不避难者进。”希望同学们保持“千禧青年”的昂扬斗志,不惧艰难、勇往无前,让青年人身上那股不服输的精气神持续保温,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去拥抱这个美好的世界。不困于心,但要与祖国同心。“青年的命运,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。”新征程上的你们,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与国家同命运、与人民同甘苦,不断冲破“小我”天花板,修炼“大我”真本领,致力成为那一抹亮眼的中国红,在健康中国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大道上,奋力奔跑出最好的成绩。
![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](../upload/202410/1729558458265412.jpg)
石金楼副书记为西部计划、研究生支教团和“乡村振兴计划”毕业生代表授旗
不负于信,不易其志。“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”,对大家来说,既面临难得的建功立业的大好人生际遇,也面临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”的时代使命。还记得在疫情防控一线,无数90后、00后主动请缨,构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铜墙铁壁;还记得在重大科研攻关的战场上,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奋力拼搏,自觉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大旗;还记得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,一大批青年运动健儿,不惧艰难,创造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奇迹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与祖国同频、与时代共振,以“不负韶华、不负时代、不负人民”的姿态,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。建校88年来,南医历史上也有这样一群坚守医学初心、怀揣救死扶伤理想信念的青年,他们胸怀报国之志,学成归国,投身医学;他们躬身科研、矢志不渝破解医学难题;他们接力援疆、援藏、援外,为守护人民健康树起医者仁心的光辉群像。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,始终牢记南医精神,坚守志不改、道不变的学医初心,坚守不负“民之所望”的行医理念,守医道、修医德、行仁术,以坚定的信仰、如磐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,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。
不止于行,进而有为。有同学说,手捧一本本“蓝色生死恋”,深夜不停地敲击键盘赶论文的时候,才懂得学医的路真的很漫长。同学们,踏上医学这条路,就是要坚守“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”的医者誓言,保持求知若渴的学习定力,求索医学真理;就是要扛起“为国为民”的使命担当,知重负重,攀登医学高峰。我校1946级校友,公共卫生学院马凤楼教授,是学校首任地下党支部书记,为我国预防医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,赢得全国同行的敬重。同样是我校1946级校友,我国急诊医学奠基人王一镗教授,从实习生开始,就一头扎进外科学领域,一辈子不止于行;69岁发起创立灾难医学;90岁编著70余万字的心肺复苏专著。他说:“医学是终身学习职业,必须遵守道德规范、敢于负责,勇于担当”。
![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](../upload/202410/1729558538832520.jpg)
徐珊副书记为“最具影响力本科毕业生”颁奖
同学们,世界再大,大不过一颗爱你们的心;走的再远,远不过一个共同的梦想。想想过去的事,看看身边的人,总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,天元湖畔逗过的黑天鹅、宿舍楼前撸过的猫、林荫道深处的“百鸟争鸣”,声声入耳,暖暖入心;温而不愠的导师、嬉戏玩闹的同学、进门必见的宿管阿姨、查验健康码的保安大叔、一日三餐相遇的食堂师傅,终要说一句“再见”;还有带不走的人体骨架模型、博学楼里偷偷练习打结的长线,那些习以为常日子里的感动与温暖,高光时刻的荣耀与欢愉,一个个青春符号,串联起你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音符。不管你们以后,是一帆风顺还是逆水行舟,是光芒无限还是平凡如常,这些流淌在心底的暖流始终都会在!
风正海阔,自当扬帆破浪;任重道远,更需策马扬鞭。毕业之际,希望大家怀揣不坠青云之志的梦想,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,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,带着南医人的果敢和担当,书写强国健民的华彩篇章!疫情散去,春暖花开,欢迎大家常回母校相聚。
最后,再祝大家前程似锦!谢谢大家!